近日,中共中央印发《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》,对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,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作出全面部署。《意见》指出,改革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,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。
3月26日,全国职称外语考试,不知道考生闻听到消息,作何感想?英语计算机不作统一要求,不等于立马脱钩,但起码说明,脱钩之路迈出关键一步。
职称是对一个人专业能力的评判,而不是考核其外语和计算机水平。多年来,不少代表委员呼吁取消职称外语考试。
主要观点是,外语对专业知识并无太大作用,却挡住了一些专业人才的上升空间。职称外语考试,无形中催生了“考试经济”,形成了庞大的灰色利益链。
如今,中央发布改革意见,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,可谓顺应了民意,提振了民心。
但是,就目前而言,我们所要思考的并不能仅仅限于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,而应该是职称评定本身。
近年来,人们对职称评定颇有微词,有人形容为“职称就像是一块抹着蜜糖的鸡肋”。
虽是鸡肋,但不敢言弃,特别在高校、医院等机构,职称很重要,没有职称,别说晋升成奢望,连工资乃至教学资格有时都保不住。
完全否定职称的存在价值,并不恰当,但是职称评定中出现的种种乱象,也说明改革力度不能减。
中央此次下发的改革意见提出,坚持德才兼备,注重凭能力、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,克服唯学历、唯职称、唯论文等倾向。
可以预见,论文在人才评价机制中的比重将降低。换言之,职称评定,该脱钩的不止外语,还应该包括论文发表以及陈旧的评选机制等等。
全国规定十类可免考或放宽外语成绩要求的人员
1.具有国家认定的相应留学经历的;
2.申报副高级职称时职称外语考试成绩达到要求,申报正高级职称需再次参加同一级别考试的;
3.出版过外文专著、译著或以其他方式证明具备较高外语水平,并经一定程序确认的;
4.经审核确认,能力业绩突出、在本行业该地区作出重要贡献的;
5.在乡镇以下基层单位(经省级政府人事部门批准,可放宽至县级以下基层单位)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;
6.在地市以下单位,长期在野外从事农业、林业、水利、采矿、测绘、勘探、铁路施工、公路施工等专业技术工作的;
7.年龄较大并长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;
8.从事具有中国特色、民族传统的临床中医药、民族医药、工艺美术、古籍整理、历史时期考古等专业技术工作的;
9.取得外语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从事本专业工作,申报职称有第二外语要求的;
10.申报各系列初级职称的。
责任编辑:hr